讀特客戶端·深圳新聞網2022年12月28日訊(記者 田志強)近期,市生態環境局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、市統計局聯合印發《深圳市2021年度生態產品總值(GEP)核算報告》(以下簡稱“核算報告”)。
2021年深圳GEP構成(市生態環境局供圖)
核算報告顯示,深圳市2021年度GEP為1363.87億元,單位面積GEP為0.68億元/平方公里,2020年度GEP修訂為1350.37億元,深圳2021年度GEP相比2020年增長1.0%。其中,生態系統調節服務價值最高,為676.81億元,占GEP比重為49.63%;文化旅游服務價值次之,為674.44億元,占GEP比重為49.45%;物質產品價值為12.61億元,占GEP比重為0.92%。調節服務和文化旅游服務是深圳生態系統提供的主要服務功能。
據了解,2021年度GEP核算工作按照深圳市GEP“1+3”核算制度的相關要求開展。由于2022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統計局聯合印發了《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規范(試行)》,因而本年度GEP核算在工作流程上增加了與國家標準銜接和對2020年度核算結果修訂的環節。主要工作包括,編制2021年度統計報表,開展核算數據采集,銜接落實國家標準,開展核算工作。
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歐陽志云表示,2021年深圳市率先在全國建立GEP核算制度體系,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常態化開展GEP核算的思路和方案。今年第一季度,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統計局出臺了《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規范(試行)》。深圳市又迅速地與新的GEP核算技術方法進行了對接,并完成了2020年度核算結果的調整和2021年度核算結果發布。這充分體現了深圳前一階段GEP核算工作經驗的積累,檢驗了深圳GEP核算制度體系建設的成效。正是因為實施方案分工清晰、核算標準明確、統計制度健全、核算平臺先進,才保證了核算工作能及時、準確地響應國家的相關技術調整要求。
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指出, GEP核算對于推動我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具有積極意義。一是有效解決生態產品“難度量”的問題。通過定量核算生態系統的產出和效益,有效搭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基礎,給“綠水青山”貼上價值標簽,加快破解生態產品“度量難”問題。二是有利于推動生態產品價值有效轉化。GEP核算可為不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提供技術支撐和決策參考,有利于發揮政府在制度設計方面的主導作用,推動生態產品價值有效轉化。
近年來,深圳市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,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,加快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城市。在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統計局聯合印發的《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規范(試行)》框架范圍內,深圳市于2021年3月,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生態產品總值(GEP)核算制度體系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環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于法穩認為,2022年印發的《深圳市2021年度生態產品總值(GEP)核算報告》,體現了諸多亮點,成為全國生態產品總值(GEP)核算體系建設的典范。一是GEP核算結果更加可靠。本次核算報告顯示,該年度不僅對2021年的GEP進行了核算,同時,也對2020年GEP核算結果進行了科學修正。采取可比生態產品定價方案和可比氣象條件設置,實現了不同年份的GEP核算結果縱向可比。二是GEP核算進程更加快捷。在數據采集方面,采取統一的GEP核算統計報表制度,提高了GEP核算數據采集的效率;在核算手段方面,采用GEP自動核算平臺,極大地提高了核算效率和精準度。三是深圳市GEP組成更加科學。2021年,深圳市GEP為1363.87億元。其中,生態系統調節服務價值占49.63%,文化服務價值占49.45%,充分體現了深圳市人口集聚、文化活動活躍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征。城市生態系統提供的GEP占49.9%,濕地生態系統GEP占24.9%,森林生態系統GEP占比23.5%,體現了深圳作為高度城市化的華南丘陵濱海生態環境與地理特征。四是為深圳市開展GEP管理打下堅實基礎。深圳市公布GEP核算結果,體現了科學、嚴謹、負責的態度。通過銜接國家新的技術規范來完善深圳GEP核算方法,提升GEP核算結果的精準性,有助于深圳開展GEP“進考核”等管理應用探索,科學形成“深圳經驗”,更好地服務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時代需求。